愿安居梦也在“穷街陋巷”开花(民生·民声)

推进“城中村”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管理部门不能“一家说了算”,要多听百姓意见,尽量为大家多办实事、少添负担;老旧小区居民也要有担待

推进“城中村”、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管理部门不能“一家说了算”,要多听百姓意见,尽量为大家多办实事、少添负担;老旧小区居民也要有担待,不能“自扫门前雪”,应多为邻里着想、共建共管

这两年,有关旧房改造的电视节目特别受欢迎。通过设计师的精心雕琢,狭小拥挤的空间变敞亮了,杂乱无章的家焕然一新,舒适又温馨。房主看到老房蜕变后那种惊讶的眼神和欣喜的笑容,深深打动了怀揣同样梦想的普通观众。

住上好房子,是亿万百姓的共同期盼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从1980年到2000年,我国建成的小区住宅建筑面积达80亿平方米,粗略一算涉及1亿家庭之多。这些小区中,有的没装电梯、没配车位,上楼难、停车难;有的公共设备已年久老化,今天修、明天坏;还有的建筑质量先天较差,年头一长安全隐患倍增,总之让人住着不舒心、不安心,亟须“小修小补”。比起老旧小区,那些“被城市化遗忘的角落”——城中村的居住条件则大多更不理想,房屋简陋破旧不说,更别提规划、配套、秩序、整洁了,只能靠“大拆大建”解决。而今,城市中一栋栋敞亮、现代的住宅楼拔地而起,“穷街陋巷”中的居民只有羡慕的份儿。
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有序推进“城中村”、老旧小区改造,完善配套设施。于城市而言,这是实现提档升级和有机更新的必由之路;对群众来说,这更是改善居住条件与生活品质的宝贵契机。推进这一民生工程,既需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科学规划、真抓实干,也需群众积极主动、共建共管,携手缔造属于大家的美好未来。

把“安居梦”变为现实,责任要一起分担。

居住在老旧小区的群众,大多缺乏购置新房的能力。推进改造,政府应肩负起主要责任,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欠账。当然,指望各地政府大包大揽也不现实。最合理的办法,是探索居民、市场、政府多方共同筹措资金的机制。一来,政府要补一点。水、电、气、热、通信的管网和设备等公共设施改造原本就需要政府投资,将其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,还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二来,要在社会上筹一点。比如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,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。此外,居民作为直接受益方,也应按照“谁享受、谁付费”的原则,适当出一点。

相较而言,城中村改造体量和动静更大,所需资金也更多,这就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,并鼓励开发商参与其中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几方合力,梦想才会更快实现。

把“安居梦”变为现实,事情得商量着办。

一方面,管理部门要多倾听群众呼声,问计于民。对于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怎么建、老旧小区改造后公共空间如何重新分配等,须充分征求群众意见,形成“最大公约数”,而不能为了效率一味替群众做主。

另一方面,居民个体也应多为邻里着想。老旧小区中居民的利益诉求十分多元。单拿装电梯来说,住高层的更着急,低层的觉得用不上,收入高的愿意用高价优质产品,囊中羞涩的却愿选择经济实惠型……调和分歧、促成共识,不仅需要相关部门、社区干部做工作,也需要每家每户将眼光放长远些。毕竟,改造带来的体验提升与房产升值是家家都能共享的。

改造城市,是一项大工程,也是系统工程。推进起来不仅花钱多,还耗时费力折腾人。所以,改一次,就要改出个样子来——让“城中村”、老旧小区的硬件发展跟得上城市现代化的脚步,也让其管理等软件与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时代要求合拍。既要切实提升改造工程的质量,防止时间不长又推倒重来,也要强化业委会、物业等组织的职能,探索长效管理机制,让“城中村”、老旧小区从骨子里焕发生机,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。
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8年04月20日 17 版)

新闻频道

社会频道

财经频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