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要在铁路、民航、油气、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,使民间资本进得来、能发展。就相关问题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昨日专访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。
《证券日报》:一季度民间投资约6.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9%。这个数据的背后,传递出什么信号?
张依群:这表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发展趋势明显,微观经济日趋活跃,民间经济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。特别是“放管服”、大规模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落地实施,使得企业经营负担大幅度减轻,制约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瓶颈逐步被打破,精准的宏观政策指引和具体的微观政策落地见效,带动和激发了民间投资意愿。
《证券日报》: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、民航等领域需要出台哪些配套政策?
张依群:需要增强政府的规范性,将“放管服”改革继续做细做实,放开所有制体制、股权比例、股份转让等制度限制,特别是要真正消除操作环节的限制歧视,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。
同时,增强政府公信力,健全民营经济、民间投资的财产保护机制,坚决打击和制止侵害民营经济利益的现象发生,并通过转变机制实现国企民企的相互融合、互利互惠、合作共赢,特别是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融资不平等问题,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,实现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得去、出得来、能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《证券日报》:PPP模式成为2018年有效激活民间投资的重要方式。如何提高民企参与铁路、民航等PPP项目的积极性?
张依群: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措施来提高民企参与PPP的积极性:
一是政府要公开投资计划和项目安排,积极主动吸纳民企参与投资。
二是要让民企和国企地位平等和公平竞争,不要人为抬高民企投资门槛和对民企投资行业领域设限。
三是抓紧研究制定《PPP管理法》,用法律手段规范政府PPP投资行为,强化法律对PPP投资管理约束,切实保护各方投资者利益,保护民企在投资中的合法权益,维护政府投资信誉,给民企参与PPP投资吃上定心丸。
四是建立PPP项目股权转让机制,加快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步伐,以PPP项目为主体、以项目运营现金流为保障,通过股市债市等多种投融资方式盘活PPP项目资产,让项目资产资本资金在相互流动中提质增效。
五是建立资产保全机制。 (包兴安)